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21日电(记者 刘尚君)3月20日,围绕“数据基础设施赋能开发应用,推动‘中国数据街’创新发展”主题,“中国数据街”合作发展联盟系列活动——数据元件技术研讨会暨数据要素化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作了题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认识与思考”的主旨报告,聚焦数据基础设施架构、数联网构建路线以及数据空间技术要求等方面进行系统性阐述。同时,基于我国数据标识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数据元件下一步建设方向,希望各方加强数据标识体系系统性建设,提高数联网与互联网业务体系关联性,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作出贡献。
数据空间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陆志鹏在致辞中表示,数据元件作为国家数据局确定的六条数据基础设施技术路线之一,需要产业界、学术界共同研究,推进数据流通技术的研究探索,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会上,与会嘉宾分别围绕“高质量数据集是AI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数据空间的发展与应用路径”和“数据流通安全治理中的制度与技术问题”发表演讲,并发起“数据元件开放创新倡议”,通过打造“政产学研用”创新体系,为数据安全可信流通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前,北京市西城区高度重视数据产业发展,以“中国数据街”为主阵地,努力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本次活动还发布了“中国数据街”合作发展联盟成员单位——中国电子开发的“数智一体机”等数据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数智一体机”是以数据元件技术架构为基础、高质量数据集为核心驱动的智能化引擎,以“数据元件”为技术内核,通过构建领域高质量数据集,着力破解垂直场景中AI模型适配难、数据价值释放不充分等关键痛点,推动企业实现从数据资产向智能生产力的高效转化,为产业智能化升级注入新动能。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市西城区数据局、清华大学-中国电子数据治理工程联合研究院主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CCF(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治理发展委员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