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改进速度放缓?多家科技巨头悄然布局AI智能体
发稿时间:2024-12-05 13:22:00 来源: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近日,A股人型机器人板块相关个股出现较大涨幅。机器人概念被资本市场高度关注的背后,实质上隐藏着一个重要的连接,那就是AI智能体。
近段时间以来,多家科技巨头的最新动作也指向AI智能体的开发。据媒体报道,有OpenAI内部员工对外透露,下一代旗舰模型Orion改进大幅放缓,性能提升微乎其微。前不久,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2024百度世界大会上表示:“智能体将是AI应用的最主流形态,即将迎来爆发点。”这是否意味着AI行业发展走到十字路口?
市场前景广阔
OpenAI上述人士对外透露,其旗舰GPT模型的改进速度正在放缓,这引发了业界对AI未来发展的质疑。美国云软件巨头Salesforce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Marc Benioff)更是直言,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自主代理(AI智能体),而不是目前用于训练ChatGPT等聊天机器人的大型语言模型。
公开资料显示,AI智能体是能够感知环境、基于目标进行决策并执行动作的智能化应用,拥有独立思考、自主执行、持续迭代等核心特征。李彦宏也在今年多次公开提到“智能体”,他表示,智能体是生成式AI的未来趋势,不仅能对话,还具备反思和规划能力。
国际著名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在11月中旬发布报告显示,AI智能体的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47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8%。
“AI智能体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智能体衔接模型层与应用层,是现阶段AI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重要补充,可以应用在多类场景。”中国电子商务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是生活类场景,例如陪伴助教、个人法律顾问、医疗顾问等;二是办公类场景,例如AI办公、数据分析等;三是端侧应用场景,包括AI手机或电脑、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等。
以人形机器人为例,AI智能体的赋能有助于提升人形机器人“智能大脑”的能力。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产品除了需要AI智能体的赋能,物理层面的感知能力也十分重要,不过人形机器人不完全等同于AI智能体,更多的是作为AI智能体在端侧的一个重要应用场景。
“AI大模型聚焦数据处理和知识产出,为AI智能体提供决策支持,两者相互协作,共同构建智能化系统,AI智能体侧重于环境的直接交互和自主决策,适用于需要实时响应和控制的场景。自主性是AI智能体区别于AI大模型等其他AI应用最重要的特征,让AI产品从‘辅助人’向‘代理人’发展。”万联证券分析师陈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家巨头布局
今年以来,在“百模大战”之后,不少科技企业都开始面临同一个困境,那就是通用大模型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用场景,于是,全球范围内不少企业开始加快对智能体的探索。
在国内,蚂蚁集团发布了三款AI新品并推出独立AI原生App“支小宝”,同时启动支付宝智能体生态共建计划,推出智能体开发平台“百宝箱”;腾讯元宝品牌智能体专区正式上线,首批邀请了11家合作伙伴入驻,包括同程、华润三九等,共同打造精品AI智能体应用生态。
在百度的文心智能体平台上,目前拥有15万家企业和80万名开发者参与,覆盖的应用场景非常多。此外,比亚迪、联想等企业都已经拥有自身的官方智能体。比起传统的官网,智能体既是品牌顾问又是销售和客服。据悉,比亚迪的官方智能体上线后,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119%。联想AIPC智能体在今年9月份的互动率提升了89%,销售线索转化率提升了80%。
谷歌近日宣布推出新的AI智能体生态系统项目AI Agent Space,旨在帮助企业更好地发现、部署和共创AI智能体,以实现任务自动化、提升客户体验和优化运营效率。微软已经悄悄组建了AI智能体生态系统,自推出以来,已经有超过10万家公司加入,用Copilot Studio平台允许企业用户自定义和创建自己的智能体。
“智能体之所以能够成为AI发展的新兴趋势,是有市场需求做依托。根据应用创新扩散规律观察,社会对于AI的需求正在从基础的数据处理、信息检索,逐步攀升至智能交互、精准决策辅助等高阶诉求。”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