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物联网频道

首页 >> 要闻 >> 正文

须重新审视众多“刷脸”要求的合规性

发稿时间:2024-04-24 14:05:00 来源: 北京日报

  夏天

  医院挂号到底要不要刷脸?有媒体调查发现,在网络挂号时,有的医院既要求就诊人填写个人信息,又要进行人脸识别,但有些医院则不需要后面这步。对比之间,让人心生疑问:医院采集人脸信息到底有据可依,还是自行其是?

  刷脸,过程很简单,但确实不能想刷就刷。民法典将含人脸信息在内的生物识别信息,与姓名、身份证号、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一同归为“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法则将人脸信息与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等统称为“敏感信息”。可见,人脸绝非一般性的个人信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更是明确了最少使用、遵循自愿、最小储存的原则。

  这些年,要求采集人脸信息的场景越来越多。除了部分医院,有的酒店既要求顾客出示身份证件,还要“刷脸”才能入住;有的物业公司以保障安全之名,将“刷脸”作为进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有的App要求强制录入人脸信息,才能提供服务……实际上,诸多看似合理的“刷脸”要求,其合规性都需要被重新审视。更重要的是,这也让刷那也让刷,信息采集过后,储存维保能力一旦不过关,难免造成信息泄露。

  是否存在过度采集,能否防范信息泄露,现实中,不会有那么多人有时间有精力去较这个真,但监管环节不能因此放松。着眼于当前采集人脸的主体过多过滥,相关部门不妨出台一个白名单,让人一眼即明,哪些主体在哪些场合下有权采集人脸信息,除此之外则可以说“不”。

  合法合规地采集了人脸信息,后台的管理能力更要跟上。诚如业内人士所言,“数据泄露大概率出现在两个环节,应用开发公司和云服务厂商”。不同的信息采集主体,技术开发程度不同、维护保障能力不同,人脸识别的应用风险天差地别。有预测显示,2024年人脸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元。为抢夺这块大蛋糕,众多企业争相入场,当此之时,尤须强化后台的信息管理能力。把准入门槛卡得更严一些,将技术标准要求得更高一些,只有这个基座稳固了,人们才能更安心地给“面子”。

  技术是中性的,一项新技术究竟是“阿里巴巴的山洞”,还是“潘多拉的魔盒”,根本上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人。坚持科技向善,宁可慢一点,也要安全一点,我们才能趋利避害,安心享受技术进步带给社会的安全和便捷。

责任编辑:张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