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数智化频道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增长的秘诀

发稿时间:2025-10-28 15:24:00 来源: 经济日报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增速比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分别高出4.6个和1.3个百分点。作为连续12年保持营业收入第一的工业大类,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巩固其作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地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秘诀在于数实融合。

  “人工智能+”是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实融合的核心驱动力。AI技术深度融入制造环节,推动生产效率革命性提升。通过引入机器视觉、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企业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监控与优化。例如,电子元器件组装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精准控制生产节拍,有效减少了物料浪费和停机时间。AI技术大幅提升了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AI大模型正推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座舱等向“智能体”演进。以智能手机为例,通过集成语音、图像识别等技术,其交互能力与个性化服务不断增强增多,成为用户生活中的智能助手。

  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能够精准捕捉市场需求,加速新产品的研发与迭代。这些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行业竞争力,还通过技术输出与合作,推动其他行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在数字技术全面赋能下,电子信息制造业与相关产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了深度耦合,不仅促进了资源优势的互补共享,更显著加快了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进一步而言,数字技术打破了制造与服务的边界,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实融合,就是推动“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数字技术让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改造,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这种融合也促进了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企业不仅提供产品,更通过数据服务、远程运维等增值服务,实现了从单纯制造向“制造+服务”模式转变。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还实现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同,促进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

  数字化转型还催生了众多创新产品与服务,有效满足了全球市场对高品质、个性化产品的需求。例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帮助传统制造业实现生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增强其应对国际市场变化的能力。通过数字化平台,企业实现市场信息、技术资源和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优化配置,提升了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加快了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推动国内外市场深度融合。例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数字技术为电池管理、智能驾驶等核心环节提供关键支撑,助推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确立重要地位。

  为加快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实融合进程,需构建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体系。基础能力层面,集中突破工业芯片、智能传感器等关键环节,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建设行业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以“链主”牵头、平台赋能降低中小企业转型门槛与成本。应用深化层面,重点围绕研发仿真、智能检测、柔性生产等核心场景,加快“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推动数据在全产业链的贯通与协同,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全局优化的跃升。环境营造层面,需创新财税金融工具,探索“技改贷”“转型贷”等精准扶持方式。加快建立数据资产确权、流通交易和安全治理的标准规范。构建诊断咨询、数字化转型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体系,形成技术突破、场景牵引、生态培育的良性循环,夯实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

责任编辑:韩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