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破解初创企业“起名难”
发稿时间:2025-01-10 13:44:00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中工网上海1月9日电(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裴龙翔)“我们老板喜欢‘盛’‘臻’等字,可想好的几个名字都因与其他企业名称近似没有比对通过,之前都挺顺的流程就卡住了。”今天,上海臻玉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凌梅婷对记者表示,2024年底,她去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为企业登记注册时,遇到了起名难题。正发愁之际,她试了下上海最新上线的“名称智能帮办”系统,没想到很快几个音好、意好且合规的名字就展现在面前,“就选‘臻玉盛’了”!
和老板确认后完成提交,第二天企业名称就通过了,这让凌梅婷欣喜不已:“这个系统真是太好用了,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企业名称不得使用与同行业在先有一定影响的他人名称(包括简称、字号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随着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起名难”也困扰着初创企业,事虽不大但堵点明显。如今,上海开始通过AI(人工智能)大模型破解企业“起名难”。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获悉,“名称智能帮办”系统上线一个月以来,已帮助100多家企业取得了心仪的名称。
“在线上线下指导企业办理名称申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经办人试了很多名称都没有比对通过,来寻求我们帮助的情况。”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分局副局长施文英介绍:“尽管我们了解名称申报的相关规则,可毕竟没有那么多信手拈来的词汇储备,没法那么快为企业想出好听的名称;而且我们想的名称一方面未必能贴合企业的偏好,另一方面也没法确保一定会通过。”
面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名称登记服务水平,缓解企业“起名难”的业务堵点,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开发上线了“名称智能帮办”系统。系统以AI大模型、大数据算法等技术为支撑,结合名称基本规则、禁限用内容、相同相近限制等规定,由AI推荐“好用”“想用”“可用”的名称,进一步提升名称登记服务智能化、便利化水平。
据悉,该系统利用AI在8000多个规范汉字中梳理归纳企业名称常用字词,以行业为分类标准,逐一抓取各行业中高频使用字词,分析字意,建立行业高频字词与字意的对应关系,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行业预生成符合行业特征、寓意吉祥的好名称。
同时,AI通过名称可用智能研判模型,持续对预生成名称实施智能研判,从名称基本规则、禁限用内容、相同相近限制等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比对计算研判,全面涵盖了可能影响名称通过的各种因素,确保其推荐的是“可用”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