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构建“5G+”安全生态 提升工业互联网防护水平

发稿时间:2019-09-17 08:44:43 来源: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5G时代已经来临,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为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护航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实施,十部门日前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提出了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四个基本原则和两阶段发展目标。基础电信企业作为基础网络的搭建者和运营者,承担着保障国家网络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任。

  《意见》为防范“5G+新业务”安全风险提供了指引

  一、识别威胁防范风险,落实安全防护职责

  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的发布和推动,当前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加快,虚拟化、云计算、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应用,在为工业企业制造、生产、运营带来极大的变革的同时也使得工业企业面临着更多的安全风险。《意见》明确要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责任落实,落实防护范围及对应职责,逐级落实、层层防护,形成常态化的工作机制,逐步建设完善国家、省、企业三级联动的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预警与态势感知平台,持续形成风险发现和评估评测等长效机制,构筑事前监测预防、事中应急处置以及事后巩固加强的动态防护体系,加快形成防范和应对融合创新领域新型安全风险的关键能力。相关单位应参照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尽快摸清家底,专注风险管控,不断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二、技术管理良性互动,构建安全标准体系

  面对新技术以及安全防护的新形势,《意见》指出坚持“管理与服务、技术结合”,抓牢“应用驱动、服务导向”,通过推动新技术新方案的创新试点示范,重点加强产业供给和支撑能力建设,推动构建“安全架构—最佳实践—集成创新—试点示范”的产业应用路径,形成理论框架与行业一线实践的互相促进和良性闭环,提升产业各方应对风险能力。为不断优化安全架构,相关单位应以5G及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标准体系为指引,加快标准研制和评估实施,优化制度机制和管理策略,通过技术创新完善管理,为管理提供抓手,再通过管理推动技术,以技术方式解决管理问题。

  三、由内而外重点突破,夯实安全发展基础

  5G时代,工业互联网、智能车联网等垂直行业应用的安全防护等将成为重点关注领域,工业互联网安全需要重点把握关键领域和核心要素,对内“夯实设备和控制安全”,强化工业生产系统、主机、智能终端的接入安全,对外建立公共互联网系统平台、标识解析系统、工业App应用等的安全防护、监测能力,由内而外形成重点防护机制。《意见》进一步强化“融合创新、重点突破”,坚持优先推进、重点保障的基本思路,围绕牵动当前及长远发展的航天航空、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和控制系统等关键设施要素,加强各环节管控手段建设。针对新型重点应用场景如VR、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工业传感器等新业态和新领域,相关单位应规范安全管理使用情况,让5G有条不紊地服务社会、企业和公众。同时,5G业务安全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安全配置和管理变得复杂,需要抓重点、找关键,完善网络功能自动化管理等安全体制,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发展的基础。

  《意见》为5G产业发展和安全生态构建指明了方向

  一、提高安全防护能力,推动“5G+”安全发展

  《意见》要求产业链上的各企业落实安全标准要求并开展安全评估,全面提高网络基础建设、安全标识解析、产业应用部署三个环节的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全产业链的数据在产生、传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能力,形成全产业链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基础电信企业是5G网络建设和改造的主体单位,在应用5G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做好5G基础网络环境的建设,提高5G应用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样,作为5G产业应用侧的工业企业也应部署安全设施,同步提高企业内安全防护能力;标识解析系统建设运营单位作为中间环节,应提高标识解析安全防护能力的建设,保障标识解析的安全运行。

责任编辑:韩玉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