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财经|共青团|大思政|青年电视|青年之声|法治|教育|中青校园|励志|文化|军事|体育|地方|娱乐|ENGLISH

跑赢地震波物的物联网技术,还能做得更多、更好、更快

发稿时间:2019-06-20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贵州灾害预警监测管理平台。中移物联网公司 供图 

  中国青年网重庆6月20日电(记者 郭凯薇)“地震横波还有10秒到达,请合理避险。10、9、……3、2、1。”6月17日22时55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纬28.34°,东经104.90°)发生6.0级地震。成都高新减灾所与应急管理部门联合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及时、精准的预警本次地震,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成功预警地震信息了。 

  “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实现全自动警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据了解,地震预警系统是一个全自动的物联网,可实现全自动的秒级响应。通过在主要地震区布设密集的地震预警监测仪,在地震发生时,传感器自动实时进行信息传递,通过电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造成破坏前,提前几秒到几十秒为用户发出全自动秒级响应的地震预警警报,民众据此及时避险以减少伤亡,重要工程紧急处置以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 

  据了解,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防震预警的研究早已起步,早在2016年国务院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要求制定的《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就明确表明了强化信息化支撑的重要性。《规划》要求防震减灾工作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拓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应用。相信随着5G技术的落地商用,必将推动物联网技术的更大潜力,在灾难预警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中国移动成立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开始物联网的专业化布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移动推出物联网开放平台OneNET4.0版本,实现了“云-管-端-边”全方位的产品服务能力。通过把连接优势向云平台迁移,实现大数据分析和设备统一管理,这一开放平台在地质灾害、城市消防、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贵州省地质复杂,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传统依靠人力进行灾害预警手段难度较大。依托中国移动OneNET平台打造的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地灾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地质灾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气象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于一体的贵州灾害预警监测管理平台,能够利用低功耗设备持续不间断监控地质隐患点,结合气象等数据,对灾害进行预警,降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在灾害发生时,各灾害要素数据可视化,为抢险救灾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该项目作为“智慧贵州”建设的一部分,被列为贵州省十大民生工程。 

  城市消防事关公共安全,在城市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移动OneNET4.0开放平台的智慧消防解决方案具备“数据上传”以及“远程控制”等基础功能,旨在依靠物联网技术,在相关位置部署消防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消防设施运行状况、实现提前发现火灾隐患,开展快速有效处置;通过重点部位的监控,对区域火灾警情进行监控,实现火灾隐患的人工识别与预警、报警以及现场消防安全隐患或者火灾情况的实时传送。搭建纵向贯通、横向集成、高度共享、整体联动的“智慧消防系统”,以新科技手段的应用驱动消防工作模式的改革创新。 

  随着5G技术的落地商用,物联网产业将在5G风口上释放更大潜能,科技改变世界已成为现实。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型科技的运用无疑将为人类在对抗天灾人祸时增加砝码。地震成功预警只是个开始,毕竟物联网的更大潜力还要等5G来激发。 

责任编辑:王一博
 
热门排行
热 图